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lyzshwx:↑我感觉上一辈的婚姻不幸福的是多数,给小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不健康,所以离婚率很高。不是女s的原生家庭异样的情况多,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矛盾,不想结婚是普遍现象这样。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yu-e:↑那我观察到的与老师有些不同,我现实中的同学朋友包括我自己家庭都挺幸福的,也不会说和原生家庭有什么很大的矛盾(比如我和父母90%的矛盾都是我在上大学前为了玩手机跟他们斗智斗勇,上了大学以后基本没啥矛盾)lyzshwx:↑我感觉上一辈的婚姻不幸福的是多数,给小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不健康,所以离婚率很高。不是女s的原生家庭异样的情况多,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矛盾,不想结婚是普遍现象这样。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yu-e:↑是中国的文化本身就不适合自由成长。不论是儒释道还是什么,其缺少“科学”和“质疑”的土壤。“弑父”的反权力情结也没有。因此在成长中,要么被抑制了表达和情感导致扭曲,要么被过度保护导致没有情感层次的成长。导致人们不会去“爱“,也不懂什么是“爱”。再加上现在的生存压力和信任危机,结婚自然是以悲剧偏多。lyzshwx:↑我感觉上一辈的婚姻不幸福的是多数,给小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不健康,所以离婚率很高。不是女s的原生家庭异样的情况多,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矛盾,不想结婚是普遍现象这样。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lyzshwx:↑那还是挺让人羡慕的。和睦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安全型人格的孩子,有父母的爱和支持路也不至于走得太坎坷。yu-e:↑那我观察到的与老师有些不同,我现实中的同学朋友包括我自己家庭都挺幸福的,也不会说和原生家庭有什么很大的矛盾(比如我和父母90%的矛盾都是我在上大学前为了玩手机跟他们斗智斗勇,上了大学以后基本没啥矛盾)lyzshwx:↑我感觉上一辈的婚姻不幸福的是多数,给小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不健康,所以离婚率很高。不是女s的原生家庭异样的情况多,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矛盾,不想结婚是普遍现象这样。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coukou111:↑确实不适合自由成长。说句题外话,现在看似更自由更多元化了,但思想上被压缩到了更小的范围,大家呈现出了一种模板化的一致性。甚至网上让我觉得能畅所欲言抒发观点的社交媒体竟然是m镜像……😥yu-e:↑是中国的文化本身就不适合自由成长。不论是儒释道还是什么,其缺少“科学”和“质疑”的土壤。“弑父”的反权力情结也没有。因此在成长中,要么被抑制了表达和情感导致扭曲,要么被过度保护导致没有情感层次的成长。导致人们不会去“爱“,也不懂什么是“爱”。再加上现在的生存压力和信任危机,结婚自然是以悲剧偏多。lyzshwx:↑我感觉上一辈的婚姻不幸福的是多数,给小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不健康,所以离婚率很高。不是女s的原生家庭异样的情况多,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矛盾,不想结婚是普遍现象这样。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yu-e:↑哈哈哈哈哈,政治制度包含着整个生活方式,比如价值观、风俗、道德、行为习惯、思维和情感。政制与人民是互相选择,互相塑造的。人民的思想和制度的变化是强相关的,也能看在眼里。同时,自古以来的儒家思想也倒逼着制度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除非能够彻底地把这块土地上的烂根子挖出来烧毁,否则就只能是现在这个情况()coukou111:↑确实不适合自由成长。说句题外话,现在看似更自由更多元化了,但思想上被压缩到了更小的范围,大家呈现出了一种模板化的一致性。甚至网上让我觉得能畅所欲言抒发观点的社交媒体竟然是m镜像……😥yu-e:↑是中国的文化本身就不适合自由成长。不论是儒释道还是什么,其缺少“科学”和“质疑”的土壤。“弑父”的反权力情结也没有。因此在成长中,要么被抑制了表达和情感导致扭曲,要么被过度保护导致没有情感层次的成长。导致人们不会去“爱“,也不懂什么是“爱”。再加上现在的生存压力和信任危机,结婚自然是以悲剧偏多。lyzshwx:↑我感觉上一辈的婚姻不幸福的是多数,给小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不健康,所以离婚率很高。不是女s的原生家庭异样的情况多,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矛盾,不想结婚是普遍现象这样。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coukou111:↑还好吧,现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深圳那边不是也开了情趣成人展嘛yu-e:↑哈哈哈哈哈,政治制度包含着整个生活方式,比如价值观、风俗、道德、行为习惯、思维和情感。政制与人民是互相选择,互相塑造的。人民的思想和制度的变化是强相关的,也能看在眼里。同时,自古以来的儒家思想也倒逼着制度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除非能够彻底地把这块土地上的烂根子挖出来烧毁,否则就只能是现在这个情况()coukou111:↑确实不适合自由成长。说句题外话,现在看似更自由更多元化了,但思想上被压缩到了更小的范围,大家呈现出了一种模板化的一致性。甚至网上让我觉得能畅所欲言抒发观点的社交媒体竟然是m镜像……😥yu-e:↑是中国的文化本身就不适合自由成长。不论是儒释道还是什么,其缺少“科学”和“质疑”的土壤。“弑父”的反权力情结也没有。因此在成长中,要么被抑制了表达和情感导致扭曲,要么被过度保护导致没有情感层次的成长。导致人们不会去“爱“,也不懂什么是“爱”。再加上现在的生存压力和信任危机,结婚自然是以悲剧偏多。lyzshwx:↑我感觉上一辈的婚姻不幸福的是多数,给小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不健康,所以离婚率很高。不是女s的原生家庭异样的情况多,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矛盾,不想结婚是普遍现象这样。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suismoi:↑我说得是“思想被压缩到更小的范围,呈现出模板化的一致性”,这是由三纲五常所带来的思想暴力而造成的影响。“情趣成人展”等是正常的现象,人的自由天性是不可能被完全泯灭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因为水至清则无鱼,完全地压制反而会引发更扭曲更大范围的反弹。coukou111:↑还好吧,现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深圳那边不是也开了情趣成人展嘛yu-e:↑哈哈哈哈哈,政治制度包含着整个生活方式,比如价值观、风俗、道德、行为习惯、思维和情感。政制与人民是互相选择,互相塑造的。人民的思想和制度的变化是强相关的,也能看在眼里。同时,自古以来的儒家思想也倒逼着制度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除非能够彻底地把这块土地上的烂根子挖出来烧毁,否则就只能是现在这个情况()coukou111:↑确实不适合自由成长。说句题外话,现在看似更自由更多元化了,但思想上被压缩到了更小的范围,大家呈现出了一种模板化的一致性。甚至网上让我觉得能畅所欲言抒发观点的社交媒体竟然是m镜像……😥yu-e:↑是中国的文化本身就不适合自由成长。不论是儒释道还是什么,其缺少“科学”和“质疑”的土壤。“弑父”的反权力情结也没有。因此在成长中,要么被抑制了表达和情感导致扭曲,要么被过度保护导致没有情感层次的成长。导致人们不会去“爱“,也不懂什么是“爱”。再加上现在的生存压力和信任危机,结婚自然是以悲剧偏多。lyzshwx:↑我感觉上一辈的婚姻不幸福的是多数,给小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不健康,所以离婚率很高。不是女s的原生家庭异样的情况多,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矛盾,不想结婚是普遍现象这样。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yu-e:↑感觉小众社群的氛围一般都会比大众媒介要好coukou111:↑确实不适合自由成长。说句题外话,现在看似更自由更多元化了,但思想上被压缩到了更小的范围,大家呈现出了一种模板化的一致性。甚至网上让我觉得能畅所欲言抒发观点的社交媒体竟然是m镜像……😥yu-e:↑是中国的文化本身就不适合自由成长。不论是儒释道还是什么,其缺少“科学”和“质疑”的土壤。“弑父”的反权力情结也没有。因此在成长中,要么被抑制了表达和情感导致扭曲,要么被过度保护导致没有情感层次的成长。导致人们不会去“爱“,也不懂什么是“爱”。再加上现在的生存压力和信任危机,结婚自然是以悲剧偏多。lyzshwx:↑我感觉上一辈的婚姻不幸福的是多数,给小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不健康,所以离婚率很高。不是女s的原生家庭异样的情况多,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矛盾,不想结婚是普遍现象这样。yu-e:↑那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接触到的女S群体中,原生家庭有点异样、对婚姻缺乏信心的人比预想中要多,可能是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女生的S性格?lyzshwx:↑我不太喜欢目前国内普遍的婚姻运作模式,虽然说很多事情是无奈之举,但不可避免地会牵扯他者进来(尤其是双方的长辈)加上自己异样的原生家庭,也看过一些朋友破碎的婚姻,对此就更没有信心了。我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耽误了他,但他本人倒是毫不在意,算是栽在我手里了。不过不管未来以何种关系相处,我会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人来对待,这点是不会变的。yu-e:↑yu-e老师原来这么富有经验!这样的话前面观点信服力一下子就高起来了!您和您狗狗结婚了嘛?后面准备要小孩嘛?(如果您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lyzshwx:↑我跟狗狗就认识十年多了,觉得他跟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温柔=w=yu-e:↑正面影响确实是有的,比如当我M的一面被亲密的人接纳以后,我整体上更加自信了。您说的是人带来的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关系和人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没必要分开。lyzshwx:↑就我个人来说,sm对关系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我们不只是朋友,情侣,也是一起play的伙伴。这样多重的身份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亲近,也很有安全感。至于心智上的,我比以前能更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来也是直性子的人,但作为社畜多少变得圆滑了)不过比起这是“sm”对我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是这是他这个人对我的影响。我的观点一直都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塑造人,而不是某样特定的事物。yu-e:↑我截了个一楼的图给狗狗,问他怎么看,在没有表明自己观点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和我基本一致。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而非能够指导行为的“预测”,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得convincing。其实我很希望有一些关于SM的扎实的心理学研究,看看SM对双方心智的塑造和关系的流变,不过感觉很多我想看的研究内容都违背伦理(我才是那个隐藏的伦理破坏者hhhh)。
“斯坦福实验是严格的看守和囚犯,但情侣关系不止是sm。情侣部分的消失不是因为sm存在,而是因为双方或者有一方想消失,都是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难道不玩sm就能幸福美满了吗?不能说自己坏,就只能说欲望坏了。”
希望对你有启发(?)
真的很想有个什么“M男十年观察研究”之类的东西,大样本长时间观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路程,来满足一下我过于旺盛的好奇心(白日做梦.jpg)
lyzshwx:↑很难实现的,国内父权规训太严格了,最多回到家,卸下面具,躺她膝盖和怀抱里,撒个娇。。。wangrenjun118714:↑男女情侣当然可以有主奴关系,前提是2个人有同样的兴趣吧。。我跟我老婆讨论过,她的想法很传统,如果是sm应该由她做m。男人必须强大,而且生的是儿子,父亲必须要有榜样。。。男性m和女性m不同,女性是顺从父权压制,物化自己。男性则是想权力让渡,短暂的权力逆转,逃避自己强大设定等等。。首先是有自己的人生,在去享受短暂的m时间。。没有有永恒的m,脱离现实的m终途只有毁灭。如果我没理解错,您老婆认为应该由她做M,代表你们之间没有女S男M的实践?怎么说呢,我其实不太认同“男性应当强大”,我认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有独立的思想、自洽的性格、坚毅的性格,并没有什么区别。当M也并不代表着逃避现实,它更多只是一种爱好,就像打游戏一样。
gulumi1:↑身份切割:要明确sm和生活的界限,让对象竖起sm只是一种性游戏而不是全部的意识,比如可以商量开始调教后要佩戴面具,更换衣服以及改变称呼不用现实名字,这是一种进入调教的标志,在调教过程中可以肆意玩耍,但是返回到生活一定要回归到各自的身份这一部分和我想到的方式简直一模一样。
gulumi1:↑要让女方意识到sm不是全部还要在生活里下功夫,首先身为男性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回归生活就要重新树立强大和爱人的形象,这与上面提到的征服感,生活提高心心相印,要学会给予对方安全感可靠感,还要努力培养感情,比如呵护对方关心对方,主动做家务等等,让对方从情感上感受满足(女性是需要情感的共鸣,而sm不能代替全部,只能作为补充),有时候女方也可能会在生活里下意识的想模糊界限,比如用女王口吻命令等等,这时候我们要注意要明确拒绝,不能含糊,当然不要那么生硬,比如可以开玩笑的说你是不是逐渐喜欢上当女王的感受了,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我要先工作,等有时间我们再来玩游戏,感觉这部分学不学的会还是要看个人了,其实之所以拒绝不仅是分割生活,还是要暗示对方自己是可以控制欲望的,一方面激发女方征服欲让女方更加蠢蠢欲动,另一方面强调自己的独立性,树立对方危机感,(我并不是离不开你,如果你不珍惜我的话)这里我个人理解为底线意识,当对方尝试跨过底线时,温和但是坚决地说不,从而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主体性,而不是产生“他真的是个下贱的奴隶”的想法。
lyzshwx:↑感谢您的长回复,您的思路与我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实即便说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在人身上,就像yu-e老师说的对人不对事,遇上对的人那是事半功倍,不合适的人只能徒劳无功,说到底这讲的不是如何引导对象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让对的人更了解接受自己gulumi1:↑身份切割:要明确sm和生活的界限,让对象竖起sm只是一种性游戏而不是全部的意识,比如可以商量开始调教后要佩戴面具,更换衣服以及改变称呼不用现实名字,这是一种进入调教的标志,在调教过程中可以肆意玩耍,但是返回到生活一定要回归到各自的身份这一部分和我想到的方式简直一模一样。gulumi1:↑要让女方意识到sm不是全部还要在生活里下功夫,首先身为男性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回归生活就要重新树立强大和爱人的形象,这与上面提到的征服感,生活提高心心相印,要学会给予对方安全感可靠感,还要努力培养感情,比如呵护对方关心对方,主动做家务等等,让对方从情感上感受满足(女性是需要情感的共鸣,而sm不能代替全部,只能作为补充),有时候女方也可能会在生活里下意识的想模糊界限,比如用女王口吻命令等等,这时候我们要注意要明确拒绝,不能含糊,当然不要那么生硬,比如可以开玩笑的说你是不是逐渐喜欢上当女王的感受了,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我要先工作,等有时间我们再来玩游戏,感觉这部分学不学的会还是要看个人了,其实之所以拒绝不仅是分割生活,还是要暗示对方自己是可以控制欲望的,一方面激发女方征服欲让女方更加蠢蠢欲动,另一方面强调自己的独立性,树立对方危机感,(我并不是离不开你,如果你不珍惜我的话)这里我个人理解为底线意识,当对方尝试跨过底线时,温和但是坚决地说不,从而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主体性,而不是产生“他真的是个下贱的奴隶”的想法。
关于贞操锁我的看法与老哥有些不同,这个道具中还是有一些开发的可玩性的。
其实我不太懂为什么可以通过戴锁来突破一个人的下限,因为对于我来说,如果对方不合理地利用它,只会让我想要“掀桌子”,而不是顺从对方。即虽然对方有锁的钥匙,但是那只代表她在“规则内”享有我射精的掌控权,我依然可以通过破坏规则的方式来取回这一权利,所以虽然有的锁文看着爽,但其实我是不太理解的。。。
我觉得带锁可以采用类似于君主立宪制的方法,双方共同制定管理规则,这个规则类似于君主立宪制中的“宪”,对方是“君主”,她依照规则作为你的key holder。
同时锁的玩法可以与其他生活相关的东西结合,实现一种“养成系”,例如健身、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对对方也是有益的)
humulation:↑人本来就是不断从环境中学习,更新自己,最后变得适应环境的生物吧?人是不能够脱离外在环境而单独存在于一种绝对真空之中的,这就导致人一定会时刻存在于各种环境的拉扯之中,社会的大环境,朋友圈的小环境,都是如此。才发现漏看了一楼(鞠躬道歉)
楼主所提及的监狱实验,更多是证明了“人顺从环境的速度和底线都比人们平常以为的要极端得多”,而楼主似乎误以为这个实验证明了“只要环境中存在权力因素,人性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那个方向的滑坡”。
我觉得楼主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忽视了原实验中“把人从大的社会环境中剥离出来”这一非常重要的实验前提,从而把实验现象错误归因在实验环境本身的特殊性上。
人当然是可以被驯化的,生活中的各种大小环境都在不断驯化人。而楼主截图里的那位小哥,在情侣关系之中引入了某些东西,以将自己的女朋友“培养”成女s,但是最后失去了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导致悲惨结局的发生。这只是那位小哥自己控制欲太强,没有将女友当成跟他一样平等的人类看待,而在失去对情况的掌控后灰溜溜地逃跑而已。它并不能说明sm本身像什么病毒一样,能够到处传染然后改变宿主;它只能告诫我们,不要期待着把人当成动物一样驯化(“培养”一词甚是虚伪),把人带到新的环境里,就要承受对方改变会带来的后果。
sm和情侣只是不同的亲密关系形态而已,人类是没有默认的出厂设置设定了哪种关系的优先级更高的。我认为楼主不用担心,只要保持与社会的接触,两个人一起在社会中共同活动,不要让两个人的相处内容只有关在屋子里搞sm,那么亲密关系就一定能保持健康。
lyzshwx:↑他能把女友“培养”成s,女友自然也能反过来把他“培养”成全天候m喵。亲密关系中的改变都是相互的,潜意识里认为关系必须按照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出的模板走,偏离了就不能接受,这是一种强横的主角思维喵。而害怕被对方改变,也是一种不自信的主角所特有的恐惧。(不过每个人多少都有主角思维,只是强弱有别,但在亲密关系里最好还是少这样吧。)humulation:↑人本来就是不断从环境中学习,更新自己,最后变得适应环境的生物吧?人是不能够脱离外在环境而单独存在于一种绝对真空之中的,这就导致人一定会时刻存在于各种环境的拉扯之中,社会的大环境,朋友圈的小环境,都是如此。才发现漏看了一楼(鞠躬道歉)
楼主所提及的监狱实验,更多是证明了“人顺从环境的速度和底线都比人们平常以为的要极端得多”,而楼主似乎误以为这个实验证明了“只要环境中存在权力因素,人性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那个方向的滑坡”。
我觉得楼主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忽视了原实验中“把人从大的社会环境中剥离出来”这一非常重要的实验前提,从而把实验现象错误归因在实验环境本身的特殊性上。
人当然是可以被驯化的,生活中的各种大小环境都在不断驯化人。而楼主截图里的那位小哥,在情侣关系之中引入了某些东西,以将自己的女朋友“培养”成女s,但是最后失去了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导致悲惨结局的发生。这只是那位小哥自己控制欲太强,没有将女友当成跟他一样平等的人类看待,而在失去对情况的掌控后灰溜溜地逃跑而已。它并不能说明sm本身像什么病毒一样,能够到处传染然后改变宿主;它只能告诫我们,不要期待着把人当成动物一样驯化(“培养”一词甚是虚伪),把人带到新的环境里,就要承受对方改变会带来的后果。
sm和情侣只是不同的亲密关系形态而已,人类是没有默认的出厂设置设定了哪种关系的优先级更高的。我认为楼主不用担心,只要保持与社会的接触,两个人一起在社会中共同活动,不要让两个人的相处内容只有关在屋子里搞sm,那么亲密关系就一定能保持健康。
两个人在社会中共同活动这个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不过我没太看懂为什么您将这位小哥的经历归因于“ 控制欲太强,没有将女友当成跟他一样平等的人类看待”,请问您能够详细解释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