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上古之世,争胜于力;中古之世,争胜于礼;当今之世,争胜于理。”太炎真对着面前熊熊燃烧的湛蓝火焰念完了《往古鉴今通录》中的最后一句话。
湛蓝火焰摇摆着,丝丝缕缕的精纯灵气弥漫而出。
太炎真连忙沉下心神,默运太炎教秘传《太炎通天真经》中吸纳炼化灵气的法门将这些灵气缓缓吞入灵桥,伴随着气血运转周天,灵气混同气血散入四肢百骸。
气血在筋脉中穿行,隐约散发出江河激荡的声响,这是修炼者炼体圆满的征兆,等到气血充盈到筋脉鼓胀,修炼者便可以尝试洞穿玄关,接连法网,如此修为,便可称呼一句炼气士了。
可是身为太炎教下任教主候选的太炎真却知道,自己就算炼体圆满,又有着《太炎通天真经》这本直指大道的根本功法,但贸然洞穿玄关,也是死路一条。
因为太炎教中的所有人,包括太炎真自己,都是野修。
所谓野修,便是既不属于太素、太易和太玄三位教主麾下庇佑的三千仙门,也不属于至益、至启、至圣、至真、至平五位天帝属下诸多藩国王朝,无根无底,靠着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仙道典籍便开始修炼的修炼者。
太炎教的历史,在诸多野修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足足可以追溯到上古之世。
那个时候的太炎教,曾经和太素教、太易教和太玄教争夺过仙道正统,虽然最后落败,教主连带着教中强者尽数灰飞烟灭,但是也在《往古鉴今通录》留下过痕迹。
中古之世的太炎教,入世争夺人道至高尊位,却正好撞在大益仙朝的崛起之路上,被碾了个粉碎,这一次,《往古鉴今通录》便没有记载太炎教的起落,只是简单的提了一句。
“时(至益天)帝奋发,灭国五十六,并地不可计数。”
太炎教便是这五十六国之一,至于这五十六国是如何模样,就是细枝末节了。
上古之世,太炎教争夺仙道正统落败,只是教中强者尽灭,但是典籍却还留下了大半。
而中古之世,太炎教被大益仙朝追索数十年,传承遗失无数,现在的太炎教,奉为根本真经的《太炎通天真经》,在上古之世是入门弟子的典籍,在中古之世也不过是内门弟子的修炼典籍。
可是就连《太炎通天真经》,现在的太炎教所留下的版本也不全,真正全本的《太炎通天真经》要么在太素教、太易教和太玄教的藏书中,要么在大益仙朝的收藏之中了。
因此说如今的太炎教,是继承了上古之世的太炎教,其实也不大说得过去。
毕竟如果要说根本典籍的来源,野修中多的是修炼上古仙道大教功法的,只是往往这些野修见识浅薄,不会把自己的跟脚,吹成上古仙道大教嫡传。
另一方面,当今之世,任凭功法如何精妙绝伦,身为野修,在踏上修炼之路的时候,就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灵气匮乏,一个是法网通天。
上古之世,灵气无处不在,当时的凡人无一不是炼体圆满气血充沛之辈,天寿便有三百年之久,如今的修炼者即便炼体圆满,也难以活过两百年。
只是在诸多仙道大教争斗之中,无数灵气被掠夺到仙道大教的山门之中,形成了聚集无穷灵气的诸多灵山。
作为胜利者的太素教、太易教和太玄教接手了这些灵山,其中就包括了太炎教最初的山门——太炎山。
太炎山绵长数万里,主峰足有百里之高,这还是因为在太炎教覆灭一战中,主峰被生生削去一半,否则太炎山的主峰,就不比天下十大灵山逊色多少。
中古之世,灵气已经不如上古之世那般充沛了,灵山之外的凡人,虽然身体强健,但是天寿往往连百岁都不到。
但是在人道征战之中,灵气依然极有用处,修炼者们便仿照上古之世的灵山之法,开发出了其他聚集灵气的法门。
其中,又以汇聚人道气运吸纳灵气,最后形成灵脉的灵脉之法最为契合人道征战,于是大行其道。
待到五位天帝并立,逸散于外界的灵气已经所剩无几,天下灵气,要么存在于仙道灵山中,要么存在于天庭灵脉中。
而当今之世,灵气更是涓滴不剩,在往日,只是用来过渡的炼体过程,现在已经是绝大部分野修的极限了。
因为炼体阶段,灵气还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舍得花时间和以药材食物补益气血,也足以在无灵气状态下,修炼到炼体圆满了。
但是炼气这一关,却不那么好过。
五位天帝合盟并立之后,法网便迅速铺开,用来监察一切炼气士。
如果没有三教信符,也没有天庭官身,立刻便有雷霆降下诛杀炼气士。
通常情况下,炼气士如果不贸然运转法力,也难以触动法网;可是从炼体晋升炼气士,一个重要过程便是气血升华为法力,这种动静一定会触动法网,立刻就有雷霆天劫降下。
这天劫可不是为了磨练炼气士的走过场,而是天庭诛灭一切野修的必杀令,任凭野修如何惊才绝艳,也是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