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weili":"gggggg000":不得不说理工生吹起神嗑来兼职能毁天灭地2333
其实我学的量子属于比较基础,我是电子工程系,有两门物理类课,一门大概讲了讲光速和相对论,光谱一类的现代物理的入门级知识,另外一门量子主要是用于搞明白半导体的工作原理,也就是费米能级那一套玩意。除此之外就还有一点磁学会和物理有关。虽然电子也是属于物理,但是电路上已经彻底数学化了,然后我们学习的是偏向于电子电路,包括逻辑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应用。同样也是课多的排不过来,模电数电要学,数学也要学,还有计算机也得学。怎么说呢,学电子也挺有意思,特别是一步一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造,从基础的逻辑门开始,到后来的编码器解码器寄存器,再加上学习编码最终终于理解了那个神奇的盒子为什么能工作。量子物理最先我并不太想学,因为感觉要记得单词太多公式太多,但是因为是必修课所以就去上了,倒是挺多脑洞的后来我也就觉得这课有意思了(虽然考试时还是一脸懵逼)
感谢回帖。我也是偏向于剧情的,倒不是我觉得那种进来就开始干干完就了事的文章不好,不过虽然撸点比例超高但是感觉也就是一时爽,爽完不会留下什么。所以我写文章会把剧情写多点,目前我把剧情和撸点控制在6:4的样子,虽然我想提高到5:5_(:-3_|<)_
对于撸,感觉长时间不那啥会把自己憋出毛病。我的感觉是,不要多撸,但是也不要不撸,这样才是对身体健康比较好的(自我感觉,并不是学术上认真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学术上推荐的方式)。我个人认为(并且也算是我的信条)保持自己的性纯洁,不会去外面乱交就好,我的处我会保留到最后有值得一生走下去的人(然而电子工程,所谓的工程里的it,it里的工程,还妄想女朋友?哭...)。所以对于ntr类型的文章我完全看不了,也并不太欣赏现在的“原谅”梗,对于m系的话就是夫妻主类,完全不会看,过于违背我的价值观。
我对于魔法的理解也是一种场,不过我的理解更基础更偏向于较基础的比如磁场电场一类的非接触作用的场。这里不得不说现代物理提供了无限脑洞拿来解释这种虚构的事物,或者说是其实魔法就是对于现代物理的应用。
虽然再这么引言会有点长,但是就这样了。
我的专业是能源动力,编程说实话是所有人必修,模电是我上学期的课程,数电下星期期末考试,虽然不是这方面专业但是也要学。怎么说呢,其实你不用向我说这么多它们的内容,因为我还是学过的。它们确实有意思,而且是迈向信息时代的两把钥匙。不过我对它们的兴趣主要还是停留在应用价值上。我倒是想知道《信号与系统》讲的是什么,不知能否一叙。
我觉得电子技术已经不属于物理了。理科和工科是分家的,前者以科学为主,后者以技术为主。电子方面因为在制造工艺上已经不怎么轮得到设计师去管,所以可以说是纯技术,数学化其实几乎所有学科都是高度数学化的,只要它发展得比较完备。我说电子不属于物理,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你现在还记得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吗?我想的话到后面你只会把它当一个开关用了吧。但是原本属于物理层面的某些学科因为趋于成熟,对这些领域的研究也就会从认知转移到应用上,这时候它就脱离了物理的范畴,成为一门技术性的应用学科。我想很多力学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由于我才疏学浅,在学习流体力学时候仍然处于认知世界顺便了解应用的状态,所以觉得比单纯的应用有意思。这就是我喜欢流体力学的地方,研究自然的学科透露出一种人造物所不具备的美,流体力学的公式都很漂亮!要什么女朋友!(这人,多半是疯了)
想知道你说的“夫妻主类”是什么?
然后我说明一下,非接触力作用的场,据说是有质量的,然后施力物体其实是场而不是带有场的物体,然后场来作用那个带有它的物体,这么间接作用,但是场还是接触了受力物体。从你这个回复我大概明白你们学的量子是什么等级了,感觉其实应该都不难。已知所有力(一共就四种,从强到弱排列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的作用都被认为是靠玻色子完成的,电磁力作用其实也是靠光子的传递来实现的。前三种力的作用机制都已经证实是靠传递玻色子,所以都是一样的机制。引力的话目前还没证实引力子的存在,就这样。所以我说魔力的那个场和电磁场(话说你上这门课吗)没有任何区别,我们对它的理解是一样的,只不过你可能没了解过玻色子方面的内容而已。
信号与系统,不知道国内具体是怎样,应该是一样的。
首先,你知道微积分这个东西,然后你发现某些公式有联系,可以互相转换,这样你不需要实际积分微分就能得到答案。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东西太多。
然后你又发现虚数i这个玩意(j),然后你把它放进了微积分算式里,于是现在你就开始接触信号与系统了。
最基础的是euler formula,任何数都是实数部分虚数部分组合而成,也就是A(cosx+isinx),之后所有东西都会用这个样子来表示。
再之后就是分析波形了。按照时间段切割波形(比如所:0s-1s的波型是cost,1s-5s的波形是t+cos1),以及傅立叶变换。也会给你一个波形的算式让你计算出某个点的值。还有就是给你波形图你来写算式,或者给你算式你来画图。后来还会引入新的算术符号*。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计算稳定性。比如说3.5tcost,e^t这样的就是不稳定,因为振幅越来愈大;(sint)/t就是稳定,因为振幅越来越小。
然后所谓系统就是上面我给的那些公式,所谓信号就是你输入的值x,而最终算出来的结果就是y。公式是理论上的,放在实际情况下的话,比如一个100欧的电阻,那么系统就是i=v/100,输入信号v,输出信号i。
当然,需要分两个情况讨论,连续系统和非连续系统。连续系统好理解,就是正常情况下做微积分时那样考虑。非连续系统你只能知道特定时间点的数值,这里会用上完全不同的计算公式。
差不多就是这些吧。电子系是这样,不知道其他系怎么样的。顺便目前我还是只接触到线性系统,非线性没有接触。
总之,完全一门数学课,但是数学系不会教只会在工程使用的。
突然想到一个很合适的例子(其实一点都不合适)。你计划设计一个飞机杯,于是找了一个杯子一个套套和一个电动机,并且设计了一个加速系统让你慢慢进入高潮。你兴奋的带上了这个电动飞机杯,结果你发现震动越来快一点也不爽还特别疼(非稳定系统)
你改进了一下,减小了震动。你又带上试了试,不行,震动越来越慢了不够刺激。(稳定系统但是趋向于0)
你再次调整,这次你采集了数据并进行了计算,终于,你做出了和你的兴奋度曲线一致的飞机杯。(稳定系统)
后来,你决定做一个更高级的功能,你给飞机杯插上了音频线,这样可以跟随av里面的节奏自动调节。
你做了一个滤波器,只通过娇喘的声音。你有加了一个微分器,对娇喘的声音进行求导,于是在没吃娇喘时飞机杯都可以震动。(一个系统,输入声音,输出特定频率声音产生的脉冲)
你发现一个问题,有一种怪怪不得劲的感觉,但是说不出来。(信号变形)
你用示波器测试,并且计算了变形的部分,你发现变形来源于一个小系统的延迟(系统延迟,cosxt+b的b不为0
)
于是你计算后设计了一个逆系统,解决了问题。
后来你发现了新的片源,是同时两组一起进行papapa(卧槽什么鬼设定),你邀请你的朋友一起来看。但是视频只有一条音轨,两组papapa的声音都集合在了一起。
于是,你再次计算,使用傅立叶变化分离了两组的声音,于是你可以和朋友同时享受一部影片了。
电子的确已经几乎脱离了物理范畴,是应用类,所以现在都是电子工程而不是电子科学。电子里面搞物理的只有那群设计芯片的人,人数少到每个人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电子的芯片成品度太高了,现在来说,搞电子几乎都是模块化,甚至连模电和基础数电都不会碰。拿着一个高度集成的数字模块,看说明,搭上几个必要的外部调节用电阻电容电感,连上其他模块,编个程,基本就这样。
我个人是偏向于搞实际操作的,理论我真的有点头疼,还是直接上手做对我来说比较舒服。
波色子我们没接触过,因为我们的物理也是属于让我们拿到半导体不会不明不白的使用,会了解半导体工作原理以及影响因素。不然看到“高掺杂半导体”一脸懵逼吓用就gg了。波粒二象性只是还有些印象,因为当时讲能级的时候提到过薛定谔公式,然后也提到了波粒二象性,但是都不是重点。我们重点在计算能级与导电率那一块。
(天哪我居然在小黄文论坛和人讨论学术)
然后夫妻主,就是女王一遍玩你,一边和男友啪啪啪或者调情,然后你看着还贼高兴那种。真的我是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