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道:↑我采用的就是洛克对基本人权的阐述。我所说的“灵魂上的平等”指的就是基本人权的平等。coukou111:↑很奇怪的是讨论了这么多居然才开始明确“平等”的概念……ljtljtljt:↑如何定义平等?平等本身就是在杀死除了平等以外的所有标准。因为只要有差异就会导致不平等。去除特权,追求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其目的不是为了达到“世俗平等”,而是为了“灵魂上的平等”,即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coukou111:↑请原谅我对哲学概念的不明晰,为什么说“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呢,在我看来实现平等的方法论正是增加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去除特权呀?我们之所以唾弃现在的部分女权不也正是因为他们在抛弃多维度的评判标准,而单单用“女性”这一标签去追求平等吗lemonaid:↑我之所以会对这个群体使用带有一定“恶意”的说法,原因就是我之前一直所提到的,对“平等”的追求一定是以打压其他群体来做到的。因为平等本身是没有定义的,有平等就一定会有不平等。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没有人可以脱离开不平等说一个完美的绝对平等。那么追求平等就一定要立一个敌人的靶子,通过攻击对方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法国大革命如此,女权主义也如此。ljtljtljt:↑高高在上是在玩梗啦。
对于你说的第一点,我认为论据本来就是由辩论者概括,理解的信息啊。咱又不是那种非常严肃的新闻媒体,又是在这种非主流的平台,当然可以对一件事进行自己的剖析判断啦,需要讨论的是这样的概括理解是否与事实相悖。我倒是认为一旦这种评价有了某个确切的对象,才容易将讨论导向情绪化的对号入座,从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讨论变为对某个人的人身攻击,参考最近的杨景媛事件。
是的,人的自由意志会被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影响,这点我也赞同你。但我其实不觉得co老师高高在上,因为他也并没有替立场以外的身份做出决定,我更愿意称之为共情。
第二点,我依旧赞同co老师的意见。就像我们不会以暴力去制止暴力,我们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至于你说这实际吗,我认为这不是光靠我们嘴皮子上说说就能得出结果的,得依靠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但是他这里给出了“论据”实际上是经过[女性(先抛开标签化的问题)群体->部分女性(也许能称为极端)的发言->他的理解]这个过程处理过的。所以我说:对的,这样处理过后得到的一些女权主义者“号召”“倡导”社会变革本质上确实是一种自我矮化。但这样失真的“论据”得出的结论似乎并没有多大意义。
最后,我觉得标签化如果能带来暂时的、部分的福祉那么就是未尝不可的。我以前也很抗拒对自己进行任何的标签化,但生活经验让我感受到这样对人际相处并没有多大实际的帮助。所以你确实可以保持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的观点,也可以切身地去实践这一价值观,但不能辩驳这种“肮脏的”福利是不应该的。coukou111:↑感谢回复!果然讨论就是要大家热热闹闹地来!很开心喔~我不能准确验证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这一现象,在这之前,我对任何潜在的(没有接触过其观点)的自称女权主义者的人不抱有这种预设。我个人更倾向对你(如果)给出的认为的女权主义者的不当言论去讨论:如果一个言论对另一些具体的人和群体持有仇恨,那确实是“不平等的”、“不正确的”。
关于论据的问题,其实我最初只是想用足够博人眼球的目光来让秧秧姐下场对线,所以多多少少有点标题党的嫌疑。我真正想说的其实就是后面的第二部分的回复。但这方面的论据我也可以提供:
比如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孩子。重男轻女首先是一个不可抵抗的环境,也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会对人的童年和心智造成不可磨灭的打击。但现如今的女权思想,大部分情况下是剖析原生家庭,分析不公现象,批判重男轻女的思想,提倡社会改革。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如果接受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她可能会成为一个沉浸在委屈和质疑中,对家人,性别,男性群体去恨的人。最终她很可能滑坡到一个又一个低谷中去。恨不会改善现状,只会阻碍一个人享受生活。
但如果她明白自己才是唯一爱自己的那个人,明白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那么她很可能会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扩充自己生命的维度。
女权应该反对的是重男轻女的思维方式,但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后者就会导致自我矮化,因为她将过错和救赎全都推给了另一个人。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否则就变成了决定论——一个人生来就由其所属的环境决定了。我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批判,我只是认为,哪怕环境影响到了自己,人也应该抱有一种超越环境的精神和意志。而非分析环境到底是怎么影响自己的,这或许有意义,但只分析而不超越是完全无意义的内耗。
接下来说标签化是否实际。我认为去除标签化至少在平衡群体上要实际得多。因为后者是无任何建树的拆东墙补西墙。群体之间的差异永远无法抹平,这种强行平等的做法只会让仇恨转移而非消失。而前者哪怕不能立刻消除标签化和扁平化的价值判断,至少多元化,哪怕多一两个维度的评判标准都会让社会进步一些。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这基于环境的程度是错误的。如果你真的完全认为环境不能决定自由意志,那我要不玩梗地认为你高高在上了。有些人的温饱水平是甚至不足以思考自由意志这样的想法的,把这些人抛在一边以哲学家的角度进行思考,那你只能说环境不能决定哲学家的自由意志。
整体上去除标签化在我的观察中暂时是不实际的。但一些情境中,去除一些可能带来偏见的标签是会更好:例如已经提到的求职。但我还是像对前一位的回答一样,如果标签化暂时是有用的,那就先让它使一部分人变得幸福。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
自由意志不是只有思考才会存在的。它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体里的东西。自由意志的反面就是决定论,如果反对自由意志存在,那么就说明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完全由环境决定了。当然你可以说你没有那么极端,自由意志与环境的占比是动态浮动的,比如最穷的人是1%的自由意志和99%的环境影响。而这1%的自由意志显然无法影响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我觉得至少保有脱离现状,爱自己的力量。而正确的制度和思想,会把这种思想放大。但现在的女权主义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论。
我也没有说一次性地做改革呀ww我是十足的保守主义者,改良派w像我说的,在维持原有秩序的层面上,一点点地增加评判的维度。通过约束行为而引导思想,最终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但去除标签化,是一个“终极目的”。我们在倡导某种社会理论时,一定要有某个“终极目的”,其可以脱离其他而独立存在。
平等的本质是“否定不平等”,因此追求平等者一定会以批判不公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因此一切复杂的维度都会被转化成“平等——不平等”的二元对立
我猜这种语境下更多会采用政治哲学里对平等的定义而不是↑
coukou111:↑但结果是我既没生气也没骂你啊~坐忘道:↑我不喜欢这种表述,即“我表达我被压迫是在矮化自己”。女权主义者的特点是,将主体消亡,以群体身份代替了个体选择——我不是自由个体,但我是受害者,所以我代表正义。在这种前提下,有色人种也同样是自己隐藏了自己的主体。我不会因为群体不同而改变看法。coukou111:↑是个很粗糙的问题,讨论价值有限。yu-e:↑一些女权主义者“号召”“倡导”社会变革,本质上是否是一种自我矮化?coukou111:↑首先你要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wyu-e:↑为什么!!coukou111:↑我是不会跟你辩论的~除非真的有很难崩的言论我会出来骂几句wyu-e:↑早晚找个机会把您也拖下水。坐忘道:↑=.=那我说的肯定是coco和女二之间的辩论呀……yu-e:↑……?那我还挺好奇前三四页几位主要辩手到底在讲啥坐忘道:↑我知道双方在说些什么的,且他们都逻辑自洽,作为旁观者来说看着还是很有趣的wyu-e:↑想看更多这样有理性辩论和思想碰撞的帖子w还是别了吧,大多回复和理性辩论几乎没什么关系(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楼主无非是有些被恶女羞辱的XP,在现实中找到了大众都知晓的形象,这两位可能突破了有些人对于性幻想中的恶女的想象而已。至于为什么会吵这么多还不是因为沾上了最有流量的话题……
一想到您痛苦地打一长段字的样子就让人心旷神怡啊w明明这样既可以享受您打长段文字的痛苦又可以最快地偷学知识来着
我到底能说出什么言论才能让您骂几句(x)
1、她们首先否定了自己具有解决问题,掌控生活的能力。并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粗暴地使用二分法归结到男女问题上去。也否定了“只有自己最爱自己”。期待世界改变,抹杀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比如很多时候会说“xxx是环境影响她去做的”。但当她主动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这就是她的自由意志在发挥作用。人的自由意志是不会被环境支配的。
2、很多情况下,其呼吁的平等并非“机会平等”,而是没完没了的“平权”,这种平等不如说和过去大家吃大锅饭一样,也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有一种“大家手拉手站在门前,一起迈左脚往前走”一样的荒谬。
综上所述,我认为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未来,只是单纯把某种现实中的社会现象二分为男女现象,并呼吁女权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我阉割和自我矮化。
首先这种表述默认了“我在表达我被压迫那就是在矮化自己”,那如此推定,你觉得有色人种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变革是不是自我矮化?如果答案是否,那你应该注意到了自己的偏见。
另外就是它暗含了一个前提:女性必须在现有规则下“自我肯定”,否则就是“自我矮化”。把服从压迫体系包装成积极,而把挑战压迫体系污名化为矮化。把维护尊严的行动倒转解释为缺乏尊严,有非常明显的父权逻辑下的防御性动作。
已经预设了立场,讨论空间在哪里,建议下次钓鱼换个有意思点的问题
我并不是说自我肯定,而是说她们放弃了自己作为自由个体所能做到的事情。用群体遭受到的处境代替自己的处境。“一想到世界上有人买不到卫生巾我就会流泪。”就是这样的情况。
表达自己的反抗当然是可以的,但作为政治诉求并不合格。反抗代表的是“否定”,但缺少“否定之否定”。那么没有建立高楼,只有破坏秩序,最后会陷入到无限否定的深渊中去。
“承认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爱自己”,是对每一个个体的希望。放弃自我的主体性,选择投靠集体的怀抱,用道德批判来抱团取暖,在我看来是一种自我矮化。
我不预设立场秧秧姐还怎么生气骂我(x)
yu-e:↑赚到了五段长评,比骂我爽多了wcoukou111:↑但结果是我既没生气也没骂你啊~坐忘道:↑我不喜欢这种表述,即“我表达我被压迫是在矮化自己”。女权主义者的特点是,将主体消亡,以群体身份代替了个体选择——我不是自由个体,但我是受害者,所以我代表正义。在这种前提下,有色人种也同样是自己隐藏了自己的主体。我不会因为群体不同而改变看法。coukou111:↑是个很粗糙的问题,讨论价值有限。yu-e:↑一些女权主义者“号召”“倡导”社会变革,本质上是否是一种自我矮化?coukou111:↑首先你要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wyu-e:↑为什么!!coukou111:↑我是不会跟你辩论的~除非真的有很难崩的言论我会出来骂几句wyu-e:↑早晚找个机会把您也拖下水。坐忘道:↑=.=那我说的肯定是coco和女二之间的辩论呀……yu-e:↑……?那我还挺好奇前三四页几位主要辩手到底在讲啥坐忘道:↑我知道双方在说些什么的,且他们都逻辑自洽,作为旁观者来说看着还是很有趣的wyu-e:↑想看更多这样有理性辩论和思想碰撞的帖子w还是别了吧,大多回复和理性辩论几乎没什么关系(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楼主无非是有些被恶女羞辱的XP,在现实中找到了大众都知晓的形象,这两位可能突破了有些人对于性幻想中的恶女的想象而已。至于为什么会吵这么多还不是因为沾上了最有流量的话题……
一想到您痛苦地打一长段字的样子就让人心旷神怡啊w明明这样既可以享受您打长段文字的痛苦又可以最快地偷学知识来着
我到底能说出什么言论才能让您骂几句(x)
1、她们首先否定了自己具有解决问题,掌控生活的能力。并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粗暴地使用二分法归结到男女问题上去。也否定了“只有自己最爱自己”。期待世界改变,抹杀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比如很多时候会说“xxx是环境影响她去做的”。但当她主动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这就是她的自由意志在发挥作用。人的自由意志是不会被环境支配的。
2、很多情况下,其呼吁的平等并非“机会平等”,而是没完没了的“平权”,这种平等不如说和过去大家吃大锅饭一样,也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有一种“大家手拉手站在门前,一起迈左脚往前走”一样的荒谬。
综上所述,我认为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未来,只是单纯把某种现实中的社会现象二分为男女现象,并呼吁女权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我阉割和自我矮化。
首先这种表述默认了“我在表达我被压迫那就是在矮化自己”,那如此推定,你觉得有色人种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变革是不是自我矮化?如果答案是否,那你应该注意到了自己的偏见。
另外就是它暗含了一个前提:女性必须在现有规则下“自我肯定”,否则就是“自我矮化”。把服从压迫体系包装成积极,而把挑战压迫体系污名化为矮化。把维护尊严的行动倒转解释为缺乏尊严,有非常明显的父权逻辑下的防御性动作。
已经预设了立场,讨论空间在哪里,建议下次钓鱼换个有意思点的问题
我并不是说自我肯定,而是说她们放弃了自己作为自由个体所能做到的事情。用群体遭受到的处境代替自己的处境。“一想到世界上有人买不到卫生巾我就会流泪。”就是这样的情况。
表达自己的反抗当然是可以的,但作为政治诉求并不合格。反抗代表的是“否定”,但缺少“否定之否定”。那么没有建立高楼,只有破坏秩序,最后会陷入到无限否定的深渊中去。
“承认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爱自己”,是对每一个个体的希望。放弃自我的主体性,选择投靠集体的怀抱,用道德批判来抱团取暖,在我看来是一种自我矮化。
我不预设立场秧秧姐还怎么生气骂我(x)
ljtljtljt:↑你对平等和公平的理解好像出现了问题。所以导致你说的这个其实是有些问题的。coukou111:↑请原谅我对哲学概念的不明晰,为什么说“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呢,在我看来实现平等的方法论正是增加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去除特权呀?我们之所以唾弃现在的部分女权不也正是因为他们在抛弃多维度的评判标准,而单单用“女性”这一标签去追求平等吗lemonaid:↑我之所以会对这个群体使用带有一定“恶意”的说法,原因就是我之前一直所提到的,对“平等”的追求一定是以打压其他群体来做到的。因为平等本身是没有定义的,有平等就一定会有不平等。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没有人可以脱离开不平等说一个完美的绝对平等。那么追求平等就一定要立一个敌人的靶子,通过攻击对方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法国大革命如此,女权主义也如此。ljtljtljt:↑高高在上是在玩梗啦。
对于你说的第一点,我认为论据本来就是由辩论者概括,理解的信息啊。咱又不是那种非常严肃的新闻媒体,又是在这种非主流的平台,当然可以对一件事进行自己的剖析判断啦,需要讨论的是这样的概括理解是否与事实相悖。我倒是认为一旦这种评价有了某个确切的对象,才容易将讨论导向情绪化的对号入座,从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讨论变为对某个人的人身攻击,参考最近的杨景媛事件。
是的,人的自由意志会被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影响,这点我也赞同你。但我其实不觉得co老师高高在上,因为他也并没有替立场以外的身份做出决定,我更愿意称之为共情。
第二点,我依旧赞同co老师的意见。就像我们不会以暴力去制止暴力,我们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至于你说这实际吗,我认为这不是光靠我们嘴皮子上说说就能得出结果的,得依靠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但是他这里给出了“论据”实际上是经过[女性(先抛开标签化的问题)群体->部分女性(也许能称为极端)的发言->他的理解]这个过程处理过的。所以我说:对的,这样处理过后得到的一些女权主义者“号召”“倡导”社会变革本质上确实是一种自我矮化。但这样失真的“论据”得出的结论似乎并没有多大意义。
最后,我觉得标签化如果能带来暂时的、部分的福祉那么就是未尝不可的。我以前也很抗拒对自己进行任何的标签化,但生活经验让我感受到这样对人际相处并没有多大实际的帮助。所以你确实可以保持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的观点,也可以切身地去实践这一价值观,但不能辩驳这种“肮脏的”福利是不应该的。coukou111:↑感谢回复!果然讨论就是要大家热热闹闹地来!很开心喔~我不能准确验证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这一现象,在这之前,我对任何潜在的(没有接触过其观点)的自称女权主义者的人不抱有这种预设。我个人更倾向对你(如果)给出的认为的女权主义者的不当言论去讨论:如果一个言论对另一些具体的人和群体持有仇恨,那确实是“不平等的”、“不正确的”。
关于论据的问题,其实我最初只是想用足够博人眼球的目光来让秧秧姐下场对线,所以多多少少有点标题党的嫌疑。我真正想说的其实就是后面的第二部分的回复。但这方面的论据我也可以提供:
比如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孩子。重男轻女首先是一个不可抵抗的环境,也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会对人的童年和心智造成不可磨灭的打击。但现如今的女权思想,大部分情况下是剖析原生家庭,分析不公现象,批判重男轻女的思想,提倡社会改革。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如果接受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她可能会成为一个沉浸在委屈和质疑中,对家人,性别,男性群体去恨的人。最终她很可能滑坡到一个又一个低谷中去。恨不会改善现状,只会阻碍一个人享受生活。
但如果她明白自己才是唯一爱自己的那个人,明白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那么她很可能会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扩充自己生命的维度。
女权应该反对的是重男轻女的思维方式,但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后者就会导致自我矮化,因为她将过错和救赎全都推给了另一个人。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否则就变成了决定论——一个人生来就由其所属的环境决定了。我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批判,我只是认为,哪怕环境影响到了自己,人也应该抱有一种超越环境的精神和意志。而非分析环境到底是怎么影响自己的,这或许有意义,但只分析而不超越是完全无意义的内耗。
接下来说标签化是否实际。我认为去除标签化至少在平衡群体上要实际得多。因为后者是无任何建树的拆东墙补西墙。群体之间的差异永远无法抹平,这种强行平等的做法只会让仇恨转移而非消失。而前者哪怕不能立刻消除标签化和扁平化的价值判断,至少多元化,哪怕多一两个维度的评判标准都会让社会进步一些。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这基于环境的程度是错误的。如果你真的完全认为环境不能决定自由意志,那我要不玩梗地认为你高高在上了。有些人的温饱水平是甚至不足以思考自由意志这样的想法的,把这些人抛在一边以哲学家的角度进行思考,那你只能说环境不能决定哲学家的自由意志。
整体上去除标签化在我的观察中暂时是不实际的。但一些情境中,去除一些可能带来偏见的标签是会更好:例如已经提到的求职。但我还是像对前一位的回答一样,如果标签化暂时是有用的,那就先让它使一部分人变得幸福。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
自由意志不是只有思考才会存在的。它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体里的东西。自由意志的反面就是决定论,如果反对自由意志存在,那么就说明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完全由环境决定了。当然你可以说你没有那么极端,自由意志与环境的占比是动态浮动的,比如最穷的人是1%的自由意志和99%的环境影响。而这1%的自由意志显然无法影响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我觉得至少保有脱离现状,爱自己的力量。而正确的制度和思想,会把这种思想放大。但现在的女权主义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论。
我也没有说一次性地做改革呀ww我是十足的保守主义者,改良派w像我说的,在维持原有秩序的层面上,一点点地增加评判的维度。通过约束行为而引导思想,最终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但去除标签化,是一个“终极目的”。我们在倡导某种社会理论时,一定要有某个“终极目的”,其可以脱离其他而独立存在。
coukou111:↑啧!!!!!yu-e:↑赚到了五段长评,比骂我爽多了wcoukou111:↑但结果是我既没生气也没骂你啊~坐忘道:↑我不喜欢这种表述,即“我表达我被压迫是在矮化自己”。女权主义者的特点是,将主体消亡,以群体身份代替了个体选择——我不是自由个体,但我是受害者,所以我代表正义。在这种前提下,有色人种也同样是自己隐藏了自己的主体。我不会因为群体不同而改变看法。coukou111:↑是个很粗糙的问题,讨论价值有限。yu-e:↑一些女权主义者“号召”“倡导”社会变革,本质上是否是一种自我矮化?coukou111:↑首先你要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wyu-e:↑为什么!!coukou111:↑我是不会跟你辩论的~除非真的有很难崩的言论我会出来骂几句wyu-e:↑早晚找个机会把您也拖下水。坐忘道:↑=.=那我说的肯定是coco和女二之间的辩论呀……yu-e:↑……?那我还挺好奇前三四页几位主要辩手到底在讲啥坐忘道:↑我知道双方在说些什么的,且他们都逻辑自洽,作为旁观者来说看着还是很有趣的wyu-e:↑想看更多这样有理性辩论和思想碰撞的帖子w还是别了吧,大多回复和理性辩论几乎没什么关系(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楼主无非是有些被恶女羞辱的XP,在现实中找到了大众都知晓的形象,这两位可能突破了有些人对于性幻想中的恶女的想象而已。至于为什么会吵这么多还不是因为沾上了最有流量的话题……
一想到您痛苦地打一长段字的样子就让人心旷神怡啊w明明这样既可以享受您打长段文字的痛苦又可以最快地偷学知识来着
我到底能说出什么言论才能让您骂几句(x)
1、她们首先否定了自己具有解决问题,掌控生活的能力。并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粗暴地使用二分法归结到男女问题上去。也否定了“只有自己最爱自己”。期待世界改变,抹杀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比如很多时候会说“xxx是环境影响她去做的”。但当她主动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这就是她的自由意志在发挥作用。人的自由意志是不会被环境支配的。
2、很多情况下,其呼吁的平等并非“机会平等”,而是没完没了的“平权”,这种平等不如说和过去大家吃大锅饭一样,也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有一种“大家手拉手站在门前,一起迈左脚往前走”一样的荒谬。
综上所述,我认为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未来,只是单纯把某种现实中的社会现象二分为男女现象,并呼吁女权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我阉割和自我矮化。
首先这种表述默认了“我在表达我被压迫那就是在矮化自己”,那如此推定,你觉得有色人种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变革是不是自我矮化?如果答案是否,那你应该注意到了自己的偏见。
另外就是它暗含了一个前提:女性必须在现有规则下“自我肯定”,否则就是“自我矮化”。把服从压迫体系包装成积极,而把挑战压迫体系污名化为矮化。把维护尊严的行动倒转解释为缺乏尊严,有非常明显的父权逻辑下的防御性动作。
已经预设了立场,讨论空间在哪里,建议下次钓鱼换个有意思点的问题
我并不是说自我肯定,而是说她们放弃了自己作为自由个体所能做到的事情。用群体遭受到的处境代替自己的处境。“一想到世界上有人买不到卫生巾我就会流泪。”就是这样的情况。
表达自己的反抗当然是可以的,但作为政治诉求并不合格。反抗代表的是“否定”,但缺少“否定之否定”。那么没有建立高楼,只有破坏秩序,最后会陷入到无限否定的深渊中去。
“承认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爱自己”,是对每一个个体的希望。放弃自我的主体性,选择投靠集体的怀抱,用道德批判来抱团取暖,在我看来是一种自我矮化。
我不预设立场秧秧姐还怎么生气骂我(x)
坐忘道:↑平等的概念很神奇。公平≠平等,平等≠公平。我们希望的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平等的社会相反,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就例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我们解释平等,可以理解为相同待遇。那么责任就也应该平等分。这是我们学过的权利与义务嘛。coukou111:↑很奇怪的是讨论了这么多居然才开始明确“平等”的概念……ljtljtljt:↑如何定义平等?平等本身就是在杀死除了平等以外的所有标准。因为只要有差异就会导致不平等。去除特权,追求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其目的不是为了达到“世俗平等”,而是为了“灵魂上的平等”,即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coukou111:↑请原谅我对哲学概念的不明晰,为什么说“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呢,在我看来实现平等的方法论正是增加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去除特权呀?我们之所以唾弃现在的部分女权不也正是因为他们在抛弃多维度的评判标准,而单单用“女性”这一标签去追求平等吗lemonaid:↑我之所以会对这个群体使用带有一定“恶意”的说法,原因就是我之前一直所提到的,对“平等”的追求一定是以打压其他群体来做到的。因为平等本身是没有定义的,有平等就一定会有不平等。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没有人可以脱离开不平等说一个完美的绝对平等。那么追求平等就一定要立一个敌人的靶子,通过攻击对方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法国大革命如此,女权主义也如此。ljtljtljt:↑高高在上是在玩梗啦。
对于你说的第一点,我认为论据本来就是由辩论者概括,理解的信息啊。咱又不是那种非常严肃的新闻媒体,又是在这种非主流的平台,当然可以对一件事进行自己的剖析判断啦,需要讨论的是这样的概括理解是否与事实相悖。我倒是认为一旦这种评价有了某个确切的对象,才容易将讨论导向情绪化的对号入座,从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讨论变为对某个人的人身攻击,参考最近的杨景媛事件。
是的,人的自由意志会被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影响,这点我也赞同你。但我其实不觉得co老师高高在上,因为他也并没有替立场以外的身份做出决定,我更愿意称之为共情。
第二点,我依旧赞同co老师的意见。就像我们不会以暴力去制止暴力,我们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至于你说这实际吗,我认为这不是光靠我们嘴皮子上说说就能得出结果的,得依靠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但是他这里给出了“论据”实际上是经过[女性(先抛开标签化的问题)群体->部分女性(也许能称为极端)的发言->他的理解]这个过程处理过的。所以我说:对的,这样处理过后得到的一些女权主义者“号召”“倡导”社会变革本质上确实是一种自我矮化。但这样失真的“论据”得出的结论似乎并没有多大意义。
最后,我觉得标签化如果能带来暂时的、部分的福祉那么就是未尝不可的。我以前也很抗拒对自己进行任何的标签化,但生活经验让我感受到这样对人际相处并没有多大实际的帮助。所以你确实可以保持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的观点,也可以切身地去实践这一价值观,但不能辩驳这种“肮脏的”福利是不应该的。coukou111:↑感谢回复!果然讨论就是要大家热热闹闹地来!很开心喔~我不能准确验证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这一现象,在这之前,我对任何潜在的(没有接触过其观点)的自称女权主义者的人不抱有这种预设。我个人更倾向对你(如果)给出的认为的女权主义者的不当言论去讨论:如果一个言论对另一些具体的人和群体持有仇恨,那确实是“不平等的”、“不正确的”。
关于论据的问题,其实我最初只是想用足够博人眼球的目光来让秧秧姐下场对线,所以多多少少有点标题党的嫌疑。我真正想说的其实就是后面的第二部分的回复。但这方面的论据我也可以提供:
比如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孩子。重男轻女首先是一个不可抵抗的环境,也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会对人的童年和心智造成不可磨灭的打击。但现如今的女权思想,大部分情况下是剖析原生家庭,分析不公现象,批判重男轻女的思想,提倡社会改革。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如果接受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她可能会成为一个沉浸在委屈和质疑中,对家人,性别,男性群体去恨的人。最终她很可能滑坡到一个又一个低谷中去。恨不会改善现状,只会阻碍一个人享受生活。
但如果她明白自己才是唯一爱自己的那个人,明白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那么她很可能会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扩充自己生命的维度。
女权应该反对的是重男轻女的思维方式,但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后者就会导致自我矮化,因为她将过错和救赎全都推给了另一个人。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否则就变成了决定论——一个人生来就由其所属的环境决定了。我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批判,我只是认为,哪怕环境影响到了自己,人也应该抱有一种超越环境的精神和意志。而非分析环境到底是怎么影响自己的,这或许有意义,但只分析而不超越是完全无意义的内耗。
接下来说标签化是否实际。我认为去除标签化至少在平衡群体上要实际得多。因为后者是无任何建树的拆东墙补西墙。群体之间的差异永远无法抹平,这种强行平等的做法只会让仇恨转移而非消失。而前者哪怕不能立刻消除标签化和扁平化的价值判断,至少多元化,哪怕多一两个维度的评判标准都会让社会进步一些。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这基于环境的程度是错误的。如果你真的完全认为环境不能决定自由意志,那我要不玩梗地认为你高高在上了。有些人的温饱水平是甚至不足以思考自由意志这样的想法的,把这些人抛在一边以哲学家的角度进行思考,那你只能说环境不能决定哲学家的自由意志。
整体上去除标签化在我的观察中暂时是不实际的。但一些情境中,去除一些可能带来偏见的标签是会更好:例如已经提到的求职。但我还是像对前一位的回答一样,如果标签化暂时是有用的,那就先让它使一部分人变得幸福。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
自由意志不是只有思考才会存在的。它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体里的东西。自由意志的反面就是决定论,如果反对自由意志存在,那么就说明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完全由环境决定了。当然你可以说你没有那么极端,自由意志与环境的占比是动态浮动的,比如最穷的人是1%的自由意志和99%的环境影响。而这1%的自由意志显然无法影响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我觉得至少保有脱离现状,爱自己的力量。而正确的制度和思想,会把这种思想放大。但现在的女权主义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论。
我也没有说一次性地做改革呀ww我是十足的保守主义者,改良派w像我说的,在维持原有秩序的层面上,一点点地增加评判的维度。通过约束行为而引导思想,最终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但去除标签化,是一个“终极目的”。我们在倡导某种社会理论时,一定要有某个“终极目的”,其可以脱离其他而独立存在。
平等的本质是“否定不平等”,因此追求平等者一定会以批判不公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因此一切复杂的维度都会被转化成“平等——不平等”的二元对立
我猜这种语境下更多会采用政治哲学里对平等的定义而不是↑
coukou111:↑……洛克的政治哲学里的平等主体只包括白人男性,不考虑女性。坐忘道:↑我采用的就是洛克对基本人权的阐述。我所说的“灵魂上的平等”指的就是基本人权的平等。coukou111:↑很奇怪的是讨论了这么多居然才开始明确“平等”的概念……ljtljtljt:↑如何定义平等?平等本身就是在杀死除了平等以外的所有标准。因为只要有差异就会导致不平等。去除特权,追求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其目的不是为了达到“世俗平等”,而是为了“灵魂上的平等”,即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coukou111:↑请原谅我对哲学概念的不明晰,为什么说“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呢,在我看来实现平等的方法论正是增加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去除特权呀?我们之所以唾弃现在的部分女权不也正是因为他们在抛弃多维度的评判标准,而单单用“女性”这一标签去追求平等吗lemonaid:↑我之所以会对这个群体使用带有一定“恶意”的说法,原因就是我之前一直所提到的,对“平等”的追求一定是以打压其他群体来做到的。因为平等本身是没有定义的,有平等就一定会有不平等。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没有人可以脱离开不平等说一个完美的绝对平等。那么追求平等就一定要立一个敌人的靶子,通过攻击对方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法国大革命如此,女权主义也如此。ljtljtljt:↑高高在上是在玩梗啦。
对于你说的第一点,我认为论据本来就是由辩论者概括,理解的信息啊。咱又不是那种非常严肃的新闻媒体,又是在这种非主流的平台,当然可以对一件事进行自己的剖析判断啦,需要讨论的是这样的概括理解是否与事实相悖。我倒是认为一旦这种评价有了某个确切的对象,才容易将讨论导向情绪化的对号入座,从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讨论变为对某个人的人身攻击,参考最近的杨景媛事件。
是的,人的自由意志会被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影响,这点我也赞同你。但我其实不觉得co老师高高在上,因为他也并没有替立场以外的身份做出决定,我更愿意称之为共情。
第二点,我依旧赞同co老师的意见。就像我们不会以暴力去制止暴力,我们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至于你说这实际吗,我认为这不是光靠我们嘴皮子上说说就能得出结果的,得依靠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但是他这里给出了“论据”实际上是经过[女性(先抛开标签化的问题)群体->部分女性(也许能称为极端)的发言->他的理解]这个过程处理过的。所以我说:对的,这样处理过后得到的一些女权主义者“号召”“倡导”社会变革本质上确实是一种自我矮化。但这样失真的“论据”得出的结论似乎并没有多大意义。
最后,我觉得标签化如果能带来暂时的、部分的福祉那么就是未尝不可的。我以前也很抗拒对自己进行任何的标签化,但生活经验让我感受到这样对人际相处并没有多大实际的帮助。所以你确实可以保持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的观点,也可以切身地去实践这一价值观,但不能辩驳这种“肮脏的”福利是不应该的。coukou111:↑感谢回复!果然讨论就是要大家热热闹闹地来!很开心喔~我不能准确验证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这一现象,在这之前,我对任何潜在的(没有接触过其观点)的自称女权主义者的人不抱有这种预设。我个人更倾向对你(如果)给出的认为的女权主义者的不当言论去讨论:如果一个言论对另一些具体的人和群体持有仇恨,那确实是“不平等的”、“不正确的”。
关于论据的问题,其实我最初只是想用足够博人眼球的目光来让秧秧姐下场对线,所以多多少少有点标题党的嫌疑。我真正想说的其实就是后面的第二部分的回复。但这方面的论据我也可以提供:
比如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孩子。重男轻女首先是一个不可抵抗的环境,也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会对人的童年和心智造成不可磨灭的打击。但现如今的女权思想,大部分情况下是剖析原生家庭,分析不公现象,批判重男轻女的思想,提倡社会改革。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如果接受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她可能会成为一个沉浸在委屈和质疑中,对家人,性别,男性群体去恨的人。最终她很可能滑坡到一个又一个低谷中去。恨不会改善现状,只会阻碍一个人享受生活。
但如果她明白自己才是唯一爱自己的那个人,明白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那么她很可能会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扩充自己生命的维度。
女权应该反对的是重男轻女的思维方式,但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后者就会导致自我矮化,因为她将过错和救赎全都推给了另一个人。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否则就变成了决定论——一个人生来就由其所属的环境决定了。我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批判,我只是认为,哪怕环境影响到了自己,人也应该抱有一种超越环境的精神和意志。而非分析环境到底是怎么影响自己的,这或许有意义,但只分析而不超越是完全无意义的内耗。
接下来说标签化是否实际。我认为去除标签化至少在平衡群体上要实际得多。因为后者是无任何建树的拆东墙补西墙。群体之间的差异永远无法抹平,这种强行平等的做法只会让仇恨转移而非消失。而前者哪怕不能立刻消除标签化和扁平化的价值判断,至少多元化,哪怕多一两个维度的评判标准都会让社会进步一些。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这基于环境的程度是错误的。如果你真的完全认为环境不能决定自由意志,那我要不玩梗地认为你高高在上了。有些人的温饱水平是甚至不足以思考自由意志这样的想法的,把这些人抛在一边以哲学家的角度进行思考,那你只能说环境不能决定哲学家的自由意志。
整体上去除标签化在我的观察中暂时是不实际的。但一些情境中,去除一些可能带来偏见的标签是会更好:例如已经提到的求职。但我还是像对前一位的回答一样,如果标签化暂时是有用的,那就先让它使一部分人变得幸福。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
自由意志不是只有思考才会存在的。它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体里的东西。自由意志的反面就是决定论,如果反对自由意志存在,那么就说明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完全由环境决定了。当然你可以说你没有那么极端,自由意志与环境的占比是动态浮动的,比如最穷的人是1%的自由意志和99%的环境影响。而这1%的自由意志显然无法影响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我觉得至少保有脱离现状,爱自己的力量。而正确的制度和思想,会把这种思想放大。但现在的女权主义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论。
我也没有说一次性地做改革呀ww我是十足的保守主义者,改良派w像我说的,在维持原有秩序的层面上,一点点地增加评判的维度。通过约束行为而引导思想,最终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但去除标签化,是一个“终极目的”。我们在倡导某种社会理论时,一定要有某个“终极目的”,其可以脱离其他而独立存在。
平等的本质是“否定不平等”,因此追求平等者一定会以批判不公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因此一切复杂的维度都会被转化成“平等——不平等”的二元对立
我猜这种语境下更多会采用政治哲学里对平等的定义而不是↑
至于前面的“平等”当然是大众理解的平等,毕竟这里不是哲学讨论,只是泛哲学的聊天,不具备严肃性ww
坐忘道:↑我认为其适用点可以包括女性,女性的基本人权比起洛克阐述的基本人权以外多出了什么权利吗?还是少了什么权利?coukou111:↑……洛克的政治哲学里的平等主体只包括白人男性,不考虑女性。这个几百年前的政治哲学概念里的平等用于讨论当代女性主义几乎无用。坐忘道:↑我采用的就是洛克对基本人权的阐述。我所说的“灵魂上的平等”指的就是基本人权的平等。coukou111:↑很奇怪的是讨论了这么多居然才开始明确“平等”的概念……ljtljtljt:↑如何定义平等?平等本身就是在杀死除了平等以外的所有标准。因为只要有差异就会导致不平等。去除特权,追求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其目的不是为了达到“世俗平等”,而是为了“灵魂上的平等”,即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coukou111:↑请原谅我对哲学概念的不明晰,为什么说“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呢,在我看来实现平等的方法论正是增加多维度的评判标准,去除特权呀?我们之所以唾弃现在的部分女权不也正是因为他们在抛弃多维度的评判标准,而单单用“女性”这一标签去追求平等吗lemonaid:↑我之所以会对这个群体使用带有一定“恶意”的说法,原因就是我之前一直所提到的,对“平等”的追求一定是以打压其他群体来做到的。因为平等本身是没有定义的,有平等就一定会有不平等。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抛弃了多维度评判标准的二分法。没有人可以脱离开不平等说一个完美的绝对平等。那么追求平等就一定要立一个敌人的靶子,通过攻击对方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法国大革命如此,女权主义也如此。ljtljtljt:↑高高在上是在玩梗啦。
对于你说的第一点,我认为论据本来就是由辩论者概括,理解的信息啊。咱又不是那种非常严肃的新闻媒体,又是在这种非主流的平台,当然可以对一件事进行自己的剖析判断啦,需要讨论的是这样的概括理解是否与事实相悖。我倒是认为一旦这种评价有了某个确切的对象,才容易将讨论导向情绪化的对号入座,从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讨论变为对某个人的人身攻击,参考最近的杨景媛事件。
是的,人的自由意志会被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影响,这点我也赞同你。但我其实不觉得co老师高高在上,因为他也并没有替立场以外的身份做出决定,我更愿意称之为共情。
第二点,我依旧赞同co老师的意见。就像我们不会以暴力去制止暴力,我们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至于你说这实际吗,我认为这不是光靠我们嘴皮子上说说就能得出结果的,得依靠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但是他这里给出了“论据”实际上是经过[女性(先抛开标签化的问题)群体->部分女性(也许能称为极端)的发言->他的理解]这个过程处理过的。所以我说:对的,这样处理过后得到的一些女权主义者“号召”“倡导”社会变革本质上确实是一种自我矮化。但这样失真的“论据”得出的结论似乎并没有多大意义。
最后,我觉得标签化如果能带来暂时的、部分的福祉那么就是未尝不可的。我以前也很抗拒对自己进行任何的标签化,但生活经验让我感受到这样对人际相处并没有多大实际的帮助。所以你确实可以保持不应该用标签化去解决标签化的观点,也可以切身地去实践这一价值观,但不能辩驳这种“肮脏的”福利是不应该的。coukou111:↑感谢回复!果然讨论就是要大家热热闹闹地来!很开心喔~我不能准确验证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这一现象,在这之前,我对任何潜在的(没有接触过其观点)的自称女权主义者的人不抱有这种预设。我个人更倾向对你(如果)给出的认为的女权主义者的不当言论去讨论:如果一个言论对另一些具体的人和群体持有仇恨,那确实是“不平等的”、“不正确的”。
关于论据的问题,其实我最初只是想用足够博人眼球的目光来让秧秧姐下场对线,所以多多少少有点标题党的嫌疑。我真正想说的其实就是后面的第二部分的回复。但这方面的论据我也可以提供:
比如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孩子。重男轻女首先是一个不可抵抗的环境,也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会对人的童年和心智造成不可磨灭的打击。但现如今的女权思想,大部分情况下是剖析原生家庭,分析不公现象,批判重男轻女的思想,提倡社会改革。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如果接受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她可能会成为一个沉浸在委屈和质疑中,对家人,性别,男性群体去恨的人。最终她很可能滑坡到一个又一个低谷中去。恨不会改善现状,只会阻碍一个人享受生活。
但如果她明白自己才是唯一爱自己的那个人,明白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那么她很可能会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扩充自己生命的维度。
女权应该反对的是重男轻女的思维方式,但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大多恨的是具体的人和群体。后者就会导致自我矮化,因为她将过错和救赎全都推给了另一个人。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否则就变成了决定论——一个人生来就由其所属的环境决定了。我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批判,我只是认为,哪怕环境影响到了自己,人也应该抱有一种超越环境的精神和意志。而非分析环境到底是怎么影响自己的,这或许有意义,但只分析而不超越是完全无意义的内耗。
接下来说标签化是否实际。我认为去除标签化至少在平衡群体上要实际得多。因为后者是无任何建树的拆东墙补西墙。群体之间的差异永远无法抹平,这种强行平等的做法只会让仇恨转移而非消失。而前者哪怕不能立刻消除标签化和扁平化的价值判断,至少多元化,哪怕多一两个维度的评判标准都会让社会进步一些。
环境的确会影响自由意志,但不能决定自由意志:这基于环境的程度是错误的。如果你真的完全认为环境不能决定自由意志,那我要不玩梗地认为你高高在上了。有些人的温饱水平是甚至不足以思考自由意志这样的想法的,把这些人抛在一边以哲学家的角度进行思考,那你只能说环境不能决定哲学家的自由意志。
整体上去除标签化在我的观察中暂时是不实际的。但一些情境中,去除一些可能带来偏见的标签是会更好:例如已经提到的求职。但我还是像对前一位的回答一样,如果标签化暂时是有用的,那就先让它使一部分人变得幸福。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
自由意志不是只有思考才会存在的。它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体里的东西。自由意志的反面就是决定论,如果反对自由意志存在,那么就说明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完全由环境决定了。当然你可以说你没有那么极端,自由意志与环境的占比是动态浮动的,比如最穷的人是1%的自由意志和99%的环境影响。而这1%的自由意志显然无法影响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我觉得至少保有脱离现状,爱自己的力量。而正确的制度和思想,会把这种思想放大。但现在的女权主义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论。
我也没有说一次性地做改革呀ww我是十足的保守主义者,改良派w像我说的,在维持原有秩序的层面上,一点点地增加评判的维度。通过约束行为而引导思想,最终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但去除标签化,是一个“终极目的”。我们在倡导某种社会理论时,一定要有某个“终极目的”,其可以脱离其他而独立存在。
平等的本质是“否定不平等”,因此追求平等者一定会以批判不公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纯洁。因此一切复杂的维度都会被转化成“平等——不平等”的二元对立
我猜这种语境下更多会采用政治哲学里对平等的定义而不是↑
至于前面的“平等”当然是大众理解的平等,毕竟这里不是哲学讨论,只是泛哲学的聊天,不具备严肃性ww
szms:↑站主同志能不能给咱们网站的性质来个定义?本来看到类似xp兴高采烈点进来,一进来看这么多辩论的都给我看软了。这个站发布的xp到底能不能脱离现实?如果不能违反主流规定那就别让发这种的了,如果尊重的话就别吵嘛,看完因为啥点进来的都忘了😭😭😭网站性质的定义就是搞黄色的地方,但是原则上包容一切性癖和各种讨论。真理越辩越明,我不觉得辩论是坏事。就算偶尔带一些火药味也是在所难免的。
yu-e:↑本站的手冲减速带 🫶🏻笑死,根本没什么能阻拦本撸管小鬼,就连减速都做不到。
chromaso:↑义无反顾这一块,(笑,szms:↑站主同志能不能给咱们网站的性质来个定义?本来看到类似xp兴高采烈点进来,一进来看这么多辩论的都给我看软了。这个站发布的xp到底能不能脱离现实?如果不能违反主流规定那就别让发这种的了,如果尊重的话就别吵嘛,看完因为啥点进来的都忘了😭😭😭网站性质的定义就是搞黄色的地方,但是原则上包容一切性癖和各种讨论。真理越辩越明,我不觉得辩论是坏事。就算偶尔带一些火药味也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只想看搞黄色的内容,不想看形而上的讨论甚至争辩,我也完完全全理解并支持。但这种情况下,自己避开不看争论的内容就好了(此外本站也开发了「屏蔽此主题」的功能,可以在底部「…」菜单中找到)。yu-e:↑本站的手冲减速带 🫶🏻笑死,根本没什么能阻拦本撸管小鬼,就连减速都做不到。
chromaso:↑您给自己加个动态勋章吧。szms:↑站主同志能不能给咱们网站的性质来个定义?本来看到类似xp兴高采烈点进来,一进来看这么多辩论的都给我看软了。这个站发布的xp到底能不能脱离现实?如果不能违反主流规定那就别让发这种的了,如果尊重的话就别吵嘛,看完因为啥点进来的都忘了😭😭😭网站性质的定义就是搞黄色的地方,但是原则上包容一切性癖和各种讨论。真理越辩越明,我不觉得辩论是坏事。就算偶尔带一些火药味也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只想看搞黄色的内容,不想看形而上的讨论甚至争辩,我也完完全全理解并支持。但这种情况下,自己避开不看争论的内容就好了(此外本站也开发了「屏蔽此主题」的功能,可以在底部「…」菜单中找到)。yu-e:↑本站的手冲减速带 🫶🏻笑死,根本没什么能阻拦本撸管小鬼,就连减速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