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bamushy:↑烟盒上还标着“吸烟有害健康呢?女二控:↑相信有轮回都是很自恋的人,而且很多宗教就是用每个人的自恋虚荣心来洗脑,死了就是死了,又不是天选之子有什么轮回的必要。其实不完全是。渴望自己的生命在肉体死亡之后能以某种形式继续延续是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和欲求之一,有这种渴望并不算自恋。古代许多民族都有灵魂不灭的思想,而且觉得高等的、有知觉的、“有情”的动物也有灵魂,那么轮回说就为不灭的灵魂出生前从哪里来,出生后到哪里去提供了一种解释。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都相信轮回说,我觉得灵魂不灭和轮回说应该是远古印欧人的思想和宗教信条,所以在雅利安人和印欧希腊人中能找到信奉者。
不过幻想的话没有当人的义务(bushi)做猫喜欢吃的小鸟吧,不必面对衰老直接死翘翘,活着不浪费,死了也不浪费
而且轮回说不只是为了解释灵魂的来去处,也是为了解释人类命运的巨大的不平等,面对幸福的人与悲惨的人命运间的巨大差距,一部分幸福与悲惨可以用曾经的嘉念嘉行或恶念恶行因宇宙间的自然律或神意导致增获或惩损来解释,但那些出生就获得或决定的巨大的幸福或悲惨肯定不能用承担者过去的思想作为来解释。对于这个宏大的问题,要么归结于神意,比如亚伯拉罕一神诸教;再分为这种神意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可知、可理解的,比如神嘉许或惩罚出生者的父母、家族、民族等,所以嘉许或惩罚出生者;与这种神意是人类完全不可知、不可理解的,神使一个人出生就背负巨大的幸福或不幸的原因对于人类完全是不可探知的黑箱,比如加尔文宗的预定论。要么认为这就是自然规律的作为,比如道家,对于人类,自然规律就是无情的,不会因人类的意愿或感受而改变,就像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要么不去着眼和讨论此生之外的问题和关切,专注于过好此生,比如儒家,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幸福或不幸,但可以决定如何回应临诸自己的幸福或不幸,仁人可以选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么认为这个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一个答案,或者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无意义的,比如存在主义或其它后现代哲学,面对这个世界无理可讲、无可逃避的荒诞性,只有勇敢地面对它,用自己的行动创造自己的意义。要么像上边的轮回说一样将因果的逻辑链延伸至生前生后,用此生之前的原因解释人生的幸福和悲惨,许诺此生的善念善行可以福泽此生后等的生命。所以恰恰相反,此生有大遗憾,被生活掠夺了许多的人才倾向于相信轮回说,而真相信至少印度系宗教的轮回说的人至少不会放纵自己的自恋心、虚荣心,在印度系宗教中自恋心、虚荣心是很恶质的品质,只会在轮回中导向恶的去处。
才疏学浅,有不对的地方请站友指正。
女二控:↑我从头到尾也没有谈论到底有神无神,宗教是好是坏的问题啊?轮回说≠采用轮回说的宗教≠宗教,而且轮回说的的反义词也不是无神论啊。您坚守无神论,觉得宗教是骗术,是洗脑,我完全尊重您的观点。如果您的意思是轮回说和灵魂不灭观念自从远古时代诞生伊始就是神棍专门为了骗人而编造的,是这个名为宗教的骗术的一环,我也完全尊重您的观点。而且完全无意与您辩论这些问题。scubamushy:↑烟盒上还标着“吸烟有害健康呢?女二控:↑相信有轮回都是很自恋的人,而且很多宗教就是用每个人的自恋虚荣心来洗脑,死了就是死了,又不是天选之子有什么轮回的必要。其实不完全是。渴望自己的生命在肉体死亡之后能以某种形式继续延续是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和欲求之一,有这种渴望并不算自恋。古代许多民族都有灵魂不灭的思想,而且觉得高等的、有知觉的、“有情”的动物也有灵魂,那么轮回说就为不灭的灵魂出生前从哪里来,出生后到哪里去提供了一种解释。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都相信轮回说,我觉得灵魂不灭和轮回说应该是远古印欧人的思想和宗教信条,所以在雅利安人和印欧希腊人中能找到信奉者。
不过幻想的话没有当人的义务(bushi)做猫喜欢吃的小鸟吧,不必面对衰老直接死翘翘,活着不浪费,死了也不浪费
而且轮回说不只是为了解释灵魂的来去处,也是为了解释人类命运的巨大的不平等,面对幸福的人与悲惨的人命运间的巨大差距,一部分幸福与悲惨可以用曾经的嘉念嘉行或恶念恶行因宇宙间的自然律或神意导致增获或惩损来解释,但那些出生就获得或决定的巨大的幸福或悲惨肯定不能用承担者过去的思想作为来解释。对于这个宏大的问题,要么归结于神意,比如亚伯拉罕一神诸教;再分为这种神意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可知、可理解的,比如神嘉许或惩罚出生者的父母、家族、民族等,所以嘉许或惩罚出生者;与这种神意是人类完全不可知、不可理解的,神使一个人出生就背负巨大的幸福或不幸的原因对于人类完全是不可探知的黑箱,比如加尔文宗的预定论。要么认为这就是自然规律的作为,比如道家,对于人类,自然规律就是无情的,不会因人类的意愿或感受而改变,就像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要么不去着眼和讨论此生之外的问题和关切,专注于过好此生,比如儒家,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幸福或不幸,但可以决定如何回应临诸自己的幸福或不幸,仁人可以选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么认为这个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一个答案,或者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无意义的,比如存在主义或其它后现代哲学,面对这个世界无理可讲、无可逃避的荒诞性,只有勇敢地面对它,用自己的行动创造自己的意义。要么像上边的轮回说一样将因果的逻辑链延伸至生前生后,用此生之前的原因解释人生的幸福和悲惨,许诺此生的善念善行可以福泽此生后等的生命。所以恰恰相反,此生有大遗憾,被生活掠夺了许多的人才倾向于相信轮回说,而真相信至少印度系宗教的轮回说的人至少不会放纵自己的自恋心、虚荣心,在印度系宗教中自恋心、虚荣心是很恶质的品质,只会在轮回中导向恶的去处。
才疏学浅,有不对的地方请站友指正。
宗教就是用人的自恋虚荣洗脑,不然为什么分阶级呢?最上层的作用是被观赏,下层任务是去观赏。观赏激发欲望,社会就流动起来,要上爬就去吃苦。
scubamushy:↑我也尊重你啊,所以我不是说了不好回答吗?我只是说我目前这样最近慢慢了解也许某天就改变了。我说也许,不好说可能是有,但问题你一上来就咄咄逼人问一连串啊,我有点排斥啊本来没恶意的女二控:↑我从头到尾也没有谈论到底有神无神,宗教是好是坏的问题啊?轮回说≠采用轮回说的宗教≠宗教,而且轮回说的的反义词也不是无神论啊。您坚守无神论,觉得宗教是骗术,是洗脑,我完全尊重您的观点。如果您的意思是轮回说和灵魂不灭观念自从远古时代诞生伊始就是神棍专门为了骗人而编造的,是这个名为宗教的骗术的一环,我也完全尊重您的观点。而且完全无意与您辩论这些问题。scubamushy:↑烟盒上还标着“吸烟有害健康呢?女二控:↑相信有轮回都是很自恋的人,而且很多宗教就是用每个人的自恋虚荣心来洗脑,死了就是死了,又不是天选之子有什么轮回的必要。其实不完全是。渴望自己的生命在肉体死亡之后能以某种形式继续延续是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和欲求之一,有这种渴望并不算自恋。古代许多民族都有灵魂不灭的思想,而且觉得高等的、有知觉的、“有情”的动物也有灵魂,那么轮回说就为不灭的灵魂出生前从哪里来,出生后到哪里去提供了一种解释。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都相信轮回说,我觉得灵魂不灭和轮回说应该是远古印欧人的思想和宗教信条,所以在雅利安人和印欧希腊人中能找到信奉者。
不过幻想的话没有当人的义务(bushi)做猫喜欢吃的小鸟吧,不必面对衰老直接死翘翘,活着不浪费,死了也不浪费
而且轮回说不只是为了解释灵魂的来去处,也是为了解释人类命运的巨大的不平等,面对幸福的人与悲惨的人命运间的巨大差距,一部分幸福与悲惨可以用曾经的嘉念嘉行或恶念恶行因宇宙间的自然律或神意导致增获或惩损来解释,但那些出生就获得或决定的巨大的幸福或悲惨肯定不能用承担者过去的思想作为来解释。对于这个宏大的问题,要么归结于神意,比如亚伯拉罕一神诸教;再分为这种神意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可知、可理解的,比如神嘉许或惩罚出生者的父母、家族、民族等,所以嘉许或惩罚出生者;与这种神意是人类完全不可知、不可理解的,神使一个人出生就背负巨大的幸福或不幸的原因对于人类完全是不可探知的黑箱,比如加尔文宗的预定论。要么认为这就是自然规律的作为,比如道家,对于人类,自然规律就是无情的,不会因人类的意愿或感受而改变,就像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要么不去着眼和讨论此生之外的问题和关切,专注于过好此生,比如儒家,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幸福或不幸,但可以决定如何回应临诸自己的幸福或不幸,仁人可以选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么认为这个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一个答案,或者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无意义的,比如存在主义或其它后现代哲学,面对这个世界无理可讲、无可逃避的荒诞性,只有勇敢地面对它,用自己的行动创造自己的意义。要么像上边的轮回说一样将因果的逻辑链延伸至生前生后,用此生之前的原因解释人生的幸福和悲惨,许诺此生的善念善行可以福泽此生后等的生命。所以恰恰相反,此生有大遗憾,被生活掠夺了许多的人才倾向于相信轮回说,而真相信至少印度系宗教的轮回说的人至少不会放纵自己的自恋心、虚荣心,在印度系宗教中自恋心、虚荣心是很恶质的品质,只会在轮回中导向恶的去处。
才疏学浅,有不对的地方请站友指正。
宗教就是用人的自恋虚荣洗脑,不然为什么分阶级呢?最上层的作用是被观赏,下层任务是去观赏。观赏激发欲望,社会就流动起来,要上爬就去吃苦。
就这样吧。
scubamushy:↑对下方选项中的“主流性属性”的解释:指社会中大部分人所有的,被世界上几乎一切社会所肯定、推崇的“正常”男女性关系模式所对应的性属性,这个圆圈之外的则是各种小众性属性,性癖。之所以不叫做“正常性属性”,是因为这样说,S和M属性就变成了不正常性属性,有点太本位主义了。「主流」这个用词还是太本位主义了,相当于让 kinkster 自认「非主流」。
chromaso:↑站长好。“主流”只是指在社会人群中的数量占比而言,没有附加别的意涵或者评价。而且客观来说,这种普通性属性在社会中确实占主流(只就数量而言)。用西文名词的话一则会对有些人造成阻碍,比如我,专门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一则中西文驳杂也不甚美观。那我把“主流”改成“普通”,站长以为如何?scubamushy:↑对下方选项中的“主流性属性”的解释:指社会中大部分人所有的,被世界上几乎一切社会所肯定、推崇的“正常”男女性关系模式所对应的性属性,这个圆圈之外的则是各种小众性属性,性癖。之所以不叫做“正常性属性”,是因为这样说,S和M属性就变成了不正常性属性,有点太本位主义了。「主流」这个用词还是太本位主义了,相当于让 kinkster 自认「非主流」。
没特定性癖的就用「vanilla」比较好,那样才不显得本位主义一些。
scubamushy:↑站长好。“主流”只是指在社会人群中的数量占比而言,没有附加别的意涵或者评价。而且客观来说,这种普通性属性在社会中确实占主流(只就数量而言)。用西文名词的话一则会对有些人造成阻碍,比如我,专门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一则中西文驳杂也不甚美观。那我把“主流”改成“普通”,站长以为如何?倒也不必,「主流」可能确实比「普通」更合适一点点。